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25年秋季学期学风建设月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扎实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根据党委学生工作部《关于开展2025年吉首大学学风建设月系列活动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推动我院学风建设走深走实,积极营造“勤学、善思、笃行”的优良学风,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系统化、多样化的学风建设活动,强化价值引领,规范学生行为,激发内生动力,形成优教风、正学风、美院风的长效机制,切实提升学风建设实效,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二、工作目标
(一)机制更加健全。探索并固化行之有效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形成学院统筹、协同发力、师生联动的常态化工作模式。
(二)行为更加规范。课堂纪律、教学场所秩序及卫生、学生文明素养得到显著改善,杜绝迟到早退旷课、课堂违规使用电子设备、着装不得体等不文明现象。
(三)成效更加凸显。通过系列活动,学生课堂参与度、专业实践能力与自主学习习惯得到有效提升,形成一批可展示的学风建设成果,为学校审核评估提供有力支撑。
(四)氛围更加浓厚。强化“人人都是评估对象,事事关乎评估结果”的共识,使迎接评估、配合评估、贡献评估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形成“评估为我,我为评估”的生动局面。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学风建设月活动有序、高效开展,学院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郑昭信 肖 笛
副组长:张元元 谭建斌
成 员:辅导员 班主任 教务秘书 系室负责人
领导小组负责工作的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学院学工办),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宣传、联络与总结。
四、活动主题
学风护航・助力评估
五、活动时间
2025年10月9日-11月9日
六、活动对象
音乐舞蹈学院全体本科生
七、活动内容
(一)组织“迎评估・我参与”主题班会
1.主要内容
(1)评估知识学习。组织全体学生系统学习《吉首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手册(学生版)》《吉首大学学生违纪处理办法(2025)》,深入理解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纪律观念和安全防范能力,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评估对象,个个都是评建主人”的责任意识。
(2)行为规范强化。持续开展《音乐舞蹈学院学生十项行为规范》学习教育,明确课堂“三禁、两前、一带”要求(禁止带早餐零食进教室,禁止穿拖鞋、着奇装异服进教室,禁止上课期间玩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上课提前到教室、位置靠前坐;上课携带课程正版配套教材),规范教室、琴房、排练厅等教学场所的卫生、设备使用与秩序管理,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行为规范,提升文明素养,推动校园文明建设。
2.工作要求。鼓励各班邀请学院领导参加班会,开展校情院情宣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各班级须于2025年10月15日前提交班会记录(含照片、签到表、学习心得汇总)至年级辅导员处。主题班会的组织开展情况将作为“学风建设先进班级”评选的重要依据。
(二)实施“课堂护航”学风督查行动
1.督查范围:覆盖全院所有理论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
2.督查主体:组建由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共同参与的督查小组,常态化开展课堂检查。
3.督查内容
(1)课堂纪律规范。严格遵守上课时间,杜绝迟到、早退、旷课现象;自觉靠前就座,严禁课堂睡觉、玩手机、平板等行为;着装得体,不穿拖鞋,不着奇装异服,不将食物带入教室;专注听讲,认真完成课堂笔记。
(2)课堂参与状态。积极回应教师授课,主动参与课堂互动、问答及小组讨论等环节;推动由被动听讲向主动思考、深度融入转变,营造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
(3)教学场所环境。保持教室、琴房、排练厅等教学场所干净整洁;爱护教学设备,规范使用与维护;控制练习与活动噪音,避免干扰正常教学秩序。
4.结果运用:每周发布“学风督查周报”,通报存在问题的班级及个人。督查结果与“先进班集体”“先进团支部”“三好学生”等集体和个人评先评优挂钩,对多次违规学生进行谈话教育并视情节予以相应处理。
(三)开展“榜样领航”学业提升活动
1.先进典型经验分享会。邀请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推免生、专业竞赛获奖者、社会实践优秀个人、“课堂表现优秀学生代表”等先进典型,围绕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方面开展经验分享。
2.新生专业适应帮扶。面向2025级新生,组织高年级优秀学生实施“一生一班级”帮扶计划,开展学业指导、实践指导、班级建设与管理,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节奏,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有效解决新生在学业规划和大学生活适应中的实际问题。
(四)举办“以赛促学”学风建设系列赛事
1.“笔墨生花・专业赋能”最美笔记评选。围绕课堂笔记、考研笔记、专业技能练习笔记、评估知识学习笔记等,邀请专业课教师参与评审,从“专业性、逻辑性、实用性”三个维度进行评分,设立一、二、三等奖若干,优秀笔记通过学院微信公众号展示推广。
2.“音舞青春・展评共进”专业展示活动。以年级为单位,组织新生专业展示与高年级专业展演,邀请教研室教师现场点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反馈课堂教学效果,评选“优秀节目”“最佳表现力奖”“最佳进步奖”等奖项。
3.“精艺提能”微课大赛。面向全院学生(重点鼓励大三、大四学生参与),聚焦音乐舞蹈专业核心知识点或结合中小学音乐舞蹈教学就业方向,设计微课参与评比,邀请学院教学督导、专业课骨干教师进行评审,设一二三等奖若干,优秀作品在学院官网“学生活动”专栏和学院微信公众号上发布。
4.“艺职有你”职业规划大赛。主要面向大一、大二学生,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与就业观,科学规划学业与职业发展。参赛者需提交一份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内容须涵盖自我认知、行业环境分析、职业目标定位及具体的行动计划。学院将邀请校内专家、专业课教师组成评审团,对规划书的科学性、可行性及选手现场陈述进行综合评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
(五)推进“习惯养成”长效提升行动
1.“30天学风养成”打卡活动。设置“专业精进”“评估学习”“身心强健”“素质拓展”四大打卡模块。学生可自主选择1-2项参与,通过线上小程序记录进度。连续打卡满21天及以上者,授予“学风养成积极分子”称号。其中,“素养拓展”模块鼓励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经典阅读等,旨在拓宽视野,提升综合文化素养。
2.“洁净音舞”卫生习惯养成行动。围绕教学场所和宿舍卫生,每天开展“教学场所卫生维护”“自带垃圾下楼”和“宿舍卫生清理”线上打卡,每周组织线下卫生检查,打卡满25天及以上者授予“卫生文明标兵”称号,每周卫生检查结果予以公示,不合格的个人、寝室及班级按规定扣除综测分。
3.学业预警与成绩分析。根据教务办提供的学业预警名单,按照“一人一策”原则制定帮扶计划,由班主任安排学业优秀学生开展“朋辈辅导”。对多次学业预警学生,由辅导员开展“一对一”谈心谈话,深入分析问题根源,明确改进目标,确保帮扶成效。班主任可以定期分析班级成绩,对挂科较多的学生及时提醒督促,积极组织重修,防止学业问题积压;对班级整体表现不佳的课程,深入调研分析,查找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助力学生有效学习。
(六)实施“劳动育人・学风共建”实践活动
依托学校劳动教育行动计划,结合学院专业场地管理需求,组织学生分组参与“琴房卫生维护”“排练厅卫生维护及设备整理”“舞台演出场务”等劳动实践,将劳动表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第二课堂成绩单”。
八、活动表彰
(一)集体表彰。评选“学风建设先进班级”4个,综合考察主题班会参与度、学风督查结果、赛事获奖情况、班级违纪违规率等指标。获奖班级颁发荣誉证书,评先结果作为2025-2026学年“先进班集体”评选的核心参考。
(二)个人表彰。设立“学风建设标兵”“学风养成积极分子”等先进个人若干,颁发荣誉证书。
(三)典型宣传。通过学院官网、公众号、宣传栏等平台,专题报道“学风建设先进班级”事迹及优秀个人案例,制作“学风榜样”系列短视频,传递学风建设正能量。
九、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联动协作。学院成立学风建设月工作小组,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领导。各班级须深刻认识学风建设的重要性,由班主任牵头制定具体落实细则。辅导员、班主任、专任教师应各司其职,将学风建设任务落到实处;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全体学生应积极响应、主动融入。建立学工办、教务办、各系(室)协同联动机制,通过定期沟通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问题共商,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二)广泛宣传,全员参与。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矩阵,通过主题班会集中解读、微信公众号系列推送、官网专栏报道、宣传栏展示等多种渠道,对评估知识、活动方案、先进事迹等进行全过程、多角度宣传,推动评估知识学习全覆盖、学风建设活动全员参与,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三)强化总结,凝练提升。建立过程跟踪与总结反馈机制。学工办牵头编发《学风建设工作周报》,及时反映动态、交流经验、通报问题。活动结束后,全面汇总整理活动数据、典型案例与成效亮点,形成高质量总结报告,并将有效经验纳入《学风建设长效管理办法》,推动学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2025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