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论文题目 | 第一作者 | 作者单位 | 评奖等级 |
| 1 | 论抗战歌曲凝聚中国力量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 唐小芳 |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一等奖 |
| 2 | 《我是女兵,也是女人》艺术独特性研究 | 周玲 | 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一等奖 |
| 3 | 明式家具的文化内涵及其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启示 | 张业林 | 吉首大学美术学院 | 一等奖 |
| 4 | 旅游演艺产业内生发展动力的实证研究——以张家界为例 | 孟霏 | 吉首大学商学院 | 一等奖 |
| 5 | 湘西苗族婚姻习俗变迁表现与原因探析(1975-2015年)——以凤凰县田冲村一彭姓家庭为例 | 孙聪 |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 | 一等奖 |
| 6 | 论次生体质与民族文化的关联性 | 张宝元 |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 | 一等奖 |
| 7 | 湘南苗族古傩舞---“庆鼓堂”传承与保护研究 | 夏凡 |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 一等奖 |
| 8 | 湘西苗歌的现状审视与“活态”保护——以凤凰县腊尔山为例 | 孙凌霖 |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 一等奖 |
| 9 | 湘西苗乡民族艺术之“草团舞”探胜 | 洪雪飞 |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艺术系 | 一等奖 |
| 10 | 从《小河淌水》不同演绎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多元化趋势 | 邓玉春 |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二等奖 |
| 11 | 流行歌曲《青花瓷》古典风特征解读 | 邓钥琼 | 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 二等奖 |
| 12 | 穿越时空的颜色意象 | 黄敏思 |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 二等奖 |
| 13 | 视域融合视角下对比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三个英译本 | 赵莲芬 | 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 二等奖 |
| 14 | 论李渔戏曲创作理论的独特性 | 方葶 | 吉首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二等奖 |
| 15 | “江南·雨”传统别墅设计与景观规划 | 施林伟 | 吉首大学美术学院 | 二等奖 |
| 16 | 旅游演艺业态与游客感知价值、满意度及忠诚度关系研究——以张家界《天门狐仙》、《魅力湘西》为案例地 | 侯晓静 | 吉首大学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 | 二等奖 |
| 17 | 湘西旅游视野下的民歌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以湘西苗族民歌为例 | 莫岑曦 |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 二等奖 |
| 18 | 长株潭地区花鼓戏舞台化舞蹈作品创作研究 | 李芬 |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 二等奖 |
| 19 | 浅析湘西土家族哭嫁歌的演唱风格及语言特征----以龙山县坡脚乡为例 | 邓一军 |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 二等奖 |
| 20 | 湘西少数民族舞蹈剧目创作的当代缺失与对策 | 杨丽珍 |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 二等奖 |
| 21 | 民乐县顶碗舞艺术特征及前景分析 | 吴捷 | 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 三等奖 |
| 22 | 敦煌舞蹈的民族性研究——以高昌回鹘为例 | 冯光 | 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 三等奖 |
| 23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初探——以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为例 | 胡佳 | 南华大学文法学院 | 三等奖 |
| 24 | 越剧《梁祝》与新编黄梅戏《梁祝》之比较 | 盛卿珊 | 云南艺术学院戏剧系 | 三等奖 |
| 25 | 云南昌宁县傈僳族民间歌舞田野采风报告 | 罗咪 | 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 三等奖 |
| 26 | 中国戏剧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 孙奇妍 | 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影视编剧系 | 三等奖 |
| 27 | 在文化自觉中保卫传统——潘年英的苗族文化书写与田野研究 | 荆莹莹 |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 三等奖 |
| 28 | 从社会学角度探讨《诗经》性别称谓 | 张爽 | 湖南理工学院中文学院 | 三等奖 |
| 29 | 浅析宇文所安的学术思想 | 刘冰倩 |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 三等奖 |
| 30 | 从祭坛到舞台的宗教艺术场域变迁研究—一以凤凰山江镇为例 | 周隽 |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 | 三等奖 |
| 31 | 旅游演艺业态维度构成研究——以张家界《天门狐仙》、《魅力湘西》为研究案例 | 侯晓静 | 吉首大学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 | 三等奖 |
| 32 | 湘西州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研究 | 李斌 |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 三等奖 |
| 33 | 刘三姐传说的价值与发展 | 方葶 | 吉首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三等奖 |
| 34 | 湘西凤凰咱伦苗语量词研究 | 吴秉承 | 吉首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三等奖 |
| 35 | 从跨界设计浅谈安东尼高迪作品对标志设计的影响 | 程琪 | 吉首大学美术学院 | 三等奖 |
| 36 | 极简主义风格在水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李文煜 | 吉首大学美术学院 | 三等奖 |
| 37 | 中国民族歌剧的现代演绎与传播—以《白毛女》的传承发展为例 | 刘晓敏 |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 三等奖 |
| 38 | 浅析土家族哭嫁歌的音乐特点 | 田惠 |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 三等奖 |
| 39 | 试论湘西传统苗族鼓舞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 杨柳 |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 三等奖 |
| 40 | 湘西苗族鼓舞动律特征研究 | 李洁 |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 三等奖 |
| 41 | 湘西土家族遗存舞蹈艺术特征初探 | 李洁 |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 三等奖 |
| 42 | 湘西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分析——以开路仪式为例 | 李青 |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 三等奖 |
| 43 | 刍议山西左权小花戏舞蹈风格的传承与发展 | 段聪雪 | (未标注) | 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