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导师风采

导师风采

音乐教育---向婷

向婷

学历:博士(优秀出站博士后)

学位:法学博士

所学专业:少数民族艺术

职称:讲师

职务(含社会兼职):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吉首大学西南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研创中心办公室主任,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理事,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

主要学术(导师)方向:音乐教育、民族音乐学

学术成果

1

主持或参研的主要课题

1.主持2020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8批面上项目《湘鄂交界区域土家族“三棒鼓”文化身份转型研究》。

2.主持 2020年湖南省社科联一般项目《当代湘西土家族民间器乐打溜子曲牌与节奏体系研究》。

3.主持2022年吉首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校“互嵌式”音乐美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4. 主持2022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重点项目《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校“互嵌式”音乐美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5.主持2023年湖南省社科重点项目《湘西土家族曲艺“三棒鼓”音乐形态转型与口述史研究》。

2

代表性论文

1.《溪水的力量——记军旅作曲家杜兴成》(报纸文章,解放军报,2011)

2.《从音乐本体分析解读湘西土家族母语梯玛神歌的文化特征》(论文,民族音乐续论,2011)

3.《土家族梯玛“杰洛方”仪式音乐音乐与内涵辨析》(论文,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续论,2013)

4.《如何运用音乐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土家族音乐——以土家族打溜子为例》(论文,民族音乐研究,2015)

5.《中国历史民族音乐学个案研究方法综述》(论文,民族音乐研究,2015)

6.《古韵婺州》(国家级期刊,广播歌选,2015)

7.《烟雨江南 粉墨金华——<广播歌选>浙江婺剧、金华民歌座谈会总论》(国家级期刊,广播歌选,2015)

8.《“声音”与“乐谱”:土家族打溜子曲牌结构的互文性》,《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1年第5期,第一作者(CSSCI扩展版)

9.《“多元视阈·捭阖纵横”: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的转型与发展——评<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阐释——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为例>》,《歌海》2021年第4期,独著

10.《 区域性•资料性•学术性•育人性——基于《湖南少数民族舞蹈》在线课程的思考》,《歌海》2022年第3期,第一作者

11.《女性与音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2年第3期,第一作者(CSSCI扩展版)。

3

教学成果奖

1.2021年3月,指导2019级学生李栾雨馨等参加吉首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项目《当代湘西土家族西兰卡普文化经济转型及其推广价值》获校级二等奖。

2.2021年7月,获吉首大学2021年信息化教学竞赛二等奖。

3.2021年12月,《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以《音乐美学基础》课程为例》获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竞赛三等奖。

4.2022年5月,指导研究生论文《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器乐演奏中的运用与实践——以<第三二胡狂想曲>为例》,被评为吉首大学2022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及优秀论文指导教师。

5.2022年10月,获2022年吉首大学研究生暑期专业实践活动项目《湘西州十八洞村等土家苗寨开展民间音乐舞蹈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融合状况调查专业实践团》,三等奖及优秀指导教师。

6.2022年11月,获吉首大学2022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7.2023年6月,指导研究生论文《二胡<豫北叙事曲>中“句句双”演奏手法的实践探究》,被评为吉首大学2023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及优秀论文指导教师。

8.2024年8月30日,获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

4

科研成果奖

1.指导2019级研究生李政航撰写《湘西土家族摆手锣鼓文化身份的建构与认同》获2020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2.论文《关于西部武陵山区高等院校民族音乐学学科的构建与思考——以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为例》获第二届湘西自治州社会科学届学术年会论文评选优秀奖。

3.论文《“乐谱”与“音声”:土家族打溜子曲牌结构的互文性研究》获第五届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学会杯”论文评选三等奖。

4.指导20级研究生兰馨《非遗视阈下湘西辰河高腔剧团的生存现状及转型运用研究》,获2021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5.论文《传统的发明与文化的转型:当代土家族乐人文化身份的焦虑与反思》获第六届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学会杯”论文评选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