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艺”:红色音乐舞蹈艺术资源转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研艺音舞研艺音舞2024年06月23日 20:45湖南
吉首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学术活动节
音乐舞蹈学院第十届研究生学术活动节系列活动
沙龙概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发扬艺术以人民为中心的“深扎”精神,用红色音乐舞蹈艺术赋能乡村振兴,能使乡村社会具有更强发展的能力、能量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探究红色音乐舞蹈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对于开拓艺术赋能乡村振兴路径、赓续新时代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新篇章尤为重要,也是坚持艺术以人民为中心的正确方向的应有之义。
主要内容
1
理论逻辑
在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振兴是一个重大课题。红色音乐舞蹈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在于新发展格局下红色音乐舞蹈艺术多元功能与乡村振兴需求具有实践耦合性。红色音乐舞蹈符合时代精神追求、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价值选择,能够凝聚人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亦能让红色音乐舞蹈不断焕发活力,彰显其时代价值
2
实践路径
“因地制‘艺'”的理念,旨在借助文化的引领作用和艺术的桥梁效应,共同塑造美丽乡村的崭新风貌。通过打造系列红色音乐舞蹈作品,促进乡村文旅产业优化升级,形成红色产业集群,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同时,红色音乐舞蹈以美育人,能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激发他们建设家乡的热情,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智力支持。鉴于乡村振兴需求,应多重嵌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支撑政策,推动艺术在乡村的普及和发展,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