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参演《二十四时舞》全国巡演展现非遗魅力与育人成果

(图为剧组全体人员合影 张瑾摄)
本网讯(通讯员 向虹、黄宇纯、贺偲)3月29日、30日,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参演的大型民族舞剧《二十四时舞》在厦门闽南大戏院完成全国巡演的首站演出。该剧以创新手法融合苗族非遗与现代艺术表现,打造出一场跨越传统与当代的视听盛宴,既是非遗活态传承的生动实践,更为艺术人才培养与地方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创新范例,获得现场观众热烈反响与业界高度评价。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将《二十四时舞》的创排与巡演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以“剧组就是实训基地”“演出就是实训”的理念,探索“以演促学、校地共育、文化引领”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诠释非遗符号的过程中实现从文化认知到价值内化的提升,通过舞台实践的淬炼完成从技艺精进到使命传承的跨越。
(图为参演学生与导演、主演合影 张瑾摄)
作为联合演出单位,学院自2024年6月起,组织35名学生参与剧目创排,全程投入前期排练、湘西州5场巡演及第八届湖南艺术节展演。2025年3月,演出团队进入新阶段,由28名学生承担全国巡演任务。参演学生历经剧目编排、集训排练至舞台呈现的全流程实践,以专业表现精准演绎各舞段,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与舞台表现力,更深化了对苗族非遗文化内涵的理解,实现了技艺与素养的双重提升。
从排练到巡演,学生们凭借扎实功底、敬业态度以及舞台上的精湛表现,赢得导演组、剧组同仁及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此次全国巡演,标志着学院在艺术创作、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领域的协同发展迈入新阶段。未来,学院将继续以非遗传承与创新为纽带,深化校地合作,培育兼具专业实力与文化使命感的新时代艺术人才,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高校力量。
据悉,《二十四时舞》以33项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元素,以二十四节气为叙事脉络,通过诗意舞蹈语言展现苗族人民四季劳作、生活风貌与民俗风情。该剧曾获第八届湖南艺术节“田汉特别奖”,并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厦门站演结束后,巡演将陆续登陆深圳、成都、温州、义乌、杭州、武汉、上海等城市。
一审/傅越
二审/张元元
三审/郑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