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0日晚上七点,由何丽、邓一军、郭喆共同组织的主题为“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演唱处理分析”的艺术沙龙在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4422教室举行。副教授黄满芳老师、戴甜老师以及部分研究生同学参与到了此次的艺术沙龙之中。

此次活动围绕中国古诗词歌曲展开,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主持人何丽 讲解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溯源及发展、中国古诗词歌曲的分类


第二部分由郭喆讲述,以《大江东去》为例,对其进行词曲的创作背景分析,以及在演唱过程中的咬字吐字、情感处理等分析。最后黄老师伴奏,郭喆现场演唱了《大江东去》。


第三部分又邓一军讲述,以青主《我住长江头》为例,分析古诗词歌曲的演唱特点,对比了中外演唱者在气息的运用和咬字方面的区别。
第四部分总结。古诗词歌曲既传扬了民族文化,又具有时代特征。古诗词歌曲的传唱,不仅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风格韵味,热爱民族音乐,理解古典文学的魅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丰富思想,培养审美能力,提高人文素质,进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第五部分自由讨论问答环节。其中黄老师提出“为何在我们研究生的音乐会和一些音乐家的音乐会中,中国古曲都是作为必须演唱的一部分?”戴老师提出“琴歌也是古诗词歌曲中应了解的一部分,我们要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


本场学术沙龙,使大家对古诗词艺术歌曲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演唱不同作品的时候,懂得根据作品创作的背景来拿捏演绎的分寸,也懂得遵循作曲家写作思路和音乐布局,把握住词本身的意思,充分理解作者在写作时的感情基调。在此基础上细化咬字吐字、节奏、韵味等,让大家在整体构思的时候对作品的演唱有了一个准确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