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本科教育>>精品课程>>正文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精品课程建设情况介绍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精品课程建设情况介绍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自2009年被遴选为校级精品课程以来,我校、院领导及专业教师极为重视,领导有力,组织有效,分工科学,加大投入力度,人人从本职工作做起,围绕建设目标认真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使舞蹈学专业基础日益坚实,特色日益明显,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取得了预期的建设成效。

1、组织与制度保障

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要求,针对我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我校十分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制定了《吉首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了建设目标、内容和管理机制,对经费与奖励、运行管理等规章制度方面做了规定。与此同时,音乐舞蹈学院制定了《音乐舞蹈学院精品课程工作实施方案》等基本文件,确定并实施了“项目推进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了精品课程建设按年度推进以及“任务书”的全面落实。

2、课程建设的进展情况:

1)教学大纲、教学方案、练习册、多媒体课件、实践教学方案、课程教学实习、见习大纲、建立试卷库已编写、制作、修订、建立完毕,并全部上传网络。

2)组织编创本土苗族、土家族教材,教材视频已制作完成,并全部上传网络。

3)已建设好精品课程网站,所有资料浏览、下载方便快捷,尤其是自学平台和活动平台,便于学生的资助学习和互动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丰富优质的学习资源。

4加强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多年来,本课程带动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已经形成了规模化、制度化。大量各种不同的演出、舞蹈比赛、舞蹈讲座、舞蹈赏析等等,给了学生充分的实践和锻炼的机会和空间,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并在省级校级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和社会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5)利用寒暑假集中组织教师与学生去保靖、龙山、永顺、桑植进行本土民族民间舞田野调查三次、教学观摩和专场演出观摩各一次;

二、师资队伍的建设;

根据《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既属于舞蹈学专业的专业课程和音乐学、表演等专业的基础课程的课程性质,学院一贯重视本课程的师资配备。目前,本课程共配备主讲教师6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3名,专业结构方面,既有毕业于专业学院民族民间舞专业的教师,也有毕业于舞蹈学专业民族民间舞方向的教师,还有毕业于舞蹈学史论方向的教师;学缘结构上,6名教师分别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和本校的舞蹈类专业;年龄结构上,基本呈梯队结构。其中,40-502,30-403人,30岁以下1人。根据专业建设任务书的安排,一是继续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四年来,我们先后选送二名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学位,选派多名教师参加全国性专题学术会议;继续聘请中央民族歌舞团、中央芭蕾舞团资深专家张莉茹、贾肇巽、李雄等住校任教,聘请土家族摆手舞国家及传承人张明光、苗族鼓舞国家级传承人石顺民及第四届苗鼓王龙菊献等来校传授本土民族民间舞文化和技艺;二是采取“以老带新、以一帮一”的方式对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强培养。四年来,项目负责人晋升为教授,使三名青教师按期晋升为副教授,两名教师晋升为讲师;并形成了一支专业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的教学团队。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明显增强,一批教师在专业教学、作品创作和学术研究方面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并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国家教育部课题三项、省社科课题三项、省教改课题一项,发表国家级论文10篇 省级论文15篇。在国内产生了良好反响,对专业教学的支撑力度日益加强。三这四年来进行了三次对于本课程的知识模块及对应学时进行了调整,逐步将土家族、苗族民间舞教材化和体系化并纳入课程教学内容之中并加大其在课程中的比例,形成了鲜明的个性与特色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的改革

2008年以来,我们先后两次对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进行了修订,并把修订的重点集中在湘西苗族土家族融于到课堂教学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改革方面。

1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建设以《民族民间舞》精品课程为主形成系列课程集群,更加注重本土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的开发,进而进一步突出和彰显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围绕《民族民间舞》精品课程教学,调整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对实训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及通过各门课程的创新性教学、舞台实践教学、交叉学科相关课程的教学,为本土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的人才培养。

2教材内容的的合理选择和建设。为适应我校不同学生的特点和水平,本课程教师创造性的精选和编创了适合本学院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并整理、创编了具有浓郁本土特色的湘西土家族、苗族民间舞蹈教材,形成了我校独具风格的特色教学,教学效果良好。

3、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一随着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将舞蹈学、表演(舞蹈表演方向)专业《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的开设区间由过去的两年扩张到三年乃至今天的四年,将音乐学、表演(音乐表演方向)专业的该课程从过去的一个学期扩张到两个学期,并在其他课程时数锐减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以确保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应;二对于本课程的知识模块及对应学时进行了调整,把本土特色的湘西土家族、苗族民间舞蹈单独成立一门课程实施教学。并把湘西苗族鼓舞作为专业选修课程加入到本课程的知识模块当中。三是加大舞蹈史论课程的开设力度,新增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理论课程,同时在原有课时量上总体增加了1/3,并要求教师在实训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某一民族民间舞的动律特点、风格特征与审美特征及其特定的生态背景等进行阐释和讲解,切实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目的是增强学生对舞蹈的理论分析、写作及教学与研究能力;四是在保留特色课程“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基础上,对其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逐步将土家族、苗族民间舞教材化和体系化并纳入课程教学内容之中并加大其在课程中的比例,形成了鲜明的个性与特色。目的是更加突出和彰显舞蹈学的办学特色。

4课程特色与创新:本课程是舞蹈学专业的重点学科,在确保课程传统的汉、藏、蒙、维、朝、傣等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同时,逐步将土家族、苗族民间舞教材化和体系化并纳入课程教学内容之中,形成了鲜明的个性与特色;在进行实践教学的同时一定要注重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切实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实践证明,该课程的教学只有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与统一,才能真正实现课程目标,让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素养和完整的技术技能训练,并融课堂教学、剧目排练、现场体验、作品创作、舞台表演于一体,实现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剧目排练、作品创作、舞台表演等能力培养的全面结合。

四、教学条件

本课程的教材使用全部以国家规划教材为主,并根据本课程及国内外著名教科书出版情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本专业充分利用自己的学术和表演优势、地理优势,大力开展对这些少数民族舞蹈艺术资源的挖掘与研究。不仅将《湘西民族民间舞》作为教材纳入到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并通过学习、创作出大批极富本土特色的土家族、苗族舞蹈作品,为弘扬湘西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保护湘西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资文化遗产,作出了较大的努力和贡献。近几年的舞蹈学专业办学条件尤其是实践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省部共建项目“民族音乐舞蹈艺术表演实验室”于2010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增建了2个专业排练厅并配备了声像设备;添置专业图书和声像资料分别达170余册和120盘; 在“龙山靛房镇土家族音乐舞蹈艺术教学研究基地”的基础上,又新建了湖南省民族歌舞团等4个教学实践基地,上述项目的建设,能够全面满足专业办学的需要。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这几年,在配合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上,充分研究了特色专业课程性质及教学内容特点,并对教学方法、手段做出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总结了一套针对性强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方法方面:1、采用国内外传统的小组开课“口传身授”教学模式,该模式针对性强,科学合理,充分地体现出启发性教学原则,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2、针对技术能力训练类课程实训性强的特点主要采取练习法、演示法等; 3、针对综合理论素质类课程理论性强的特点主要采取讲授法、作业法等;4、针对技术与理论综合类课程实训与理论并重的特点主要采取体验法、陶冶法等。以上方法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手段方面:1、多媒体课件。本专业所有理论课程已制作了多媒体演示课件,将原来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课程网站。采取先行先试,《民族民间舞》课程已将教学大纲、教案、习题、案例、参考资料等内容全部上网,并向学生免费开放,通过网络化的教学方式(网络课件、网上答疑、网上提交作业),学生可以在课外自主学习。3、网上答疑。本特色专业在建期间,建立了网上答疑平台,通过网上答疑,学生可以将问题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教师或教师和学生通过QQ群直接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提出问题,教师的回答可以为多个学生从信息共享中受益。

六、取得的成绩:

多年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本着培养能适应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能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民族民间舞传统和本土化人才培养的信念,在长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在保障培养学生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同时对湘、鄂、渝、黔边区本土民族舞蹈艺术进行了理论研究,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本土化艺术成果。1、教学研究与教学评价方面,本课题组成员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共获得了3项国家教育部课题,5项省社科课题,4项教学厅课题,1项校级成果一等奖,1项校级成果三等奖。共发表国家级论文10篇,省级论文15多篇。近三年在每年举行的校级教学比武中两位成员分别获得二等奖及“教学新秀”奖。

2、国内外学术交流与观摩:随着本专业的办学实力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与扩大,国内外教学交流机会日益增多,自2010年以来,先后组织了师生赴美进行艺术教学与经验交流演出;课程负责人赴日、韩进行艺术教育教学考察交流,印度以及与韩国世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国内外高校艺术交流演出,接待湖南工业大学、铜仁学院等高校舞蹈访问团,现场观摩我院舞蹈教学及舞蹈学办学经验交流等。2012年组织全体舞蹈教师去合肥观摩第十届“桃李杯”比赛。

3、实践活动;学生通过本课程和本土化舞蹈艺术的学习与实践,在国内舞蹈比赛中多次获奖,并获得了许多社会艺术实践机会如;苗族舞蹈《玛缒俎》参加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获得全国二等奖,土家族舞蹈《长河印迹》参加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获省级一等奖和全国二等奖,参加湖南省首届青年文化艺术节4个节目分别获得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1名,2011年、2012年两年连续获得省寝室文化节一等奖,参与演出中央电视台的“心连心”等 ,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扩大了办学的社会影响力,特别是学生表演的本土民族舞蹈作品,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和湖南卫视播等,充分体现了本专业艺术人才培养的效果和社会效益。

4、实践基地的建设;在完成舞蹈学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深化实践教学机制改革。在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机制,建立了“校内+校外”和“社会公益演出+专业比赛”相结合的联动机制。横向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形式和拓宽了学生实践表演舞台,纵向充实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延伸了实践教学的深度与内涵。给学生创造了多个实践学习机会,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另外,在毕业生中,有大批学生深受学院的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扎根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地区,为民族舞蹈事业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工作,一大批学生现已成为边区少数民族舞蹈事业的中流砥柱;也有很多毕业学生将这种民族特色带到了沿海发达省(市),给那里的舞蹈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通过表现具有特色的专业能力,找到了自我发展的空间,受到了普遍的社会关注与好评。

七、主要特色

1、课程教学的“四年一贯制”。随着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将舞蹈学、表演(舞蹈表演方向)专业《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的开设区间由过去的两年扩张到三年乃至今天的四年,将音乐学、表演(音乐表演方向)专业的该课程从过去的一个学期扩张到两个学期,并在其他课程时数锐减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以确保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应;

2、融土家族、苗族民间舞于教学内容之中。在确保课程传统的汉、藏、蒙、维、朝、傣等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同时,逐步将土家族、苗族民间舞教材化和体系化并纳入课程教学内容之中,形成了鲜明的个性与特色;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发现,如果仿照其他高校将该课程完全作为实训课程开设,只进行实践教学而忽视必要的理论教学,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就只能是零碎的、肤浅的或机械的,课程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学生的能力、水平难以提高。因此,2005年以来,我们一方面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理论教学作为专题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另一方面,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将某一民族民间舞的动律特点、风格特征与审美特征及其特定的生态背景等进行阐释和讲解,切实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实践证明,该课程的教学只有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与统一,才能真正实现课程目标,让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素养和完整的技术技能训练。

4、融课堂教学、剧目排练、现场体验、作品创作、舞台表演于一体。根据课程的性质与特点,我们尤其注重实施开放性教学,即在全面完成相关知识讲授和基本体态、动作、舞姿、基本动律、短句以及组合训练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短句或组合编排,或借助优秀成品剧目让学生模仿练习;对应安排教师辅导和指导各专业班级学生进行剧目创作和舞台表演实践,或利用周边土家族、苗族的大型节庆活动组织学生对土家、苗族舞蹈活动进行现场体验和调查采风,从而将课堂教学有效地延伸到课外,将课程教学从教室延伸到寝室、舞台,实现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剧目排练、作品创作、舞台表演等能力培养的全面结合。利用教学实践基地在完成舞蹈学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深化实践教学机制改革。在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机制,建立了“校内+校外”和“社会公益演出+专业比赛”相结合的联动机制。横向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形式和拓宽了学生实践表演舞台,纵向充实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延伸了实践教学的深度与内涵。通过实践教学创新机制,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提升,同时,也深化了与相关实践单位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保障了实践教学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开展。

------分隔线----------------------------